精準開發個人與企業客戶:勞基法與保險服務融合的創新行銷策略

  • Post author:,
  • Reading time:3 mins read
  • Loading

保險不僅僅是保障,它也可以成為解決企業與個人問題的有效工具。結合勞基法、勞動法令等專業知識,保險業務員不僅能提供保險產品,還能為客戶提供實際的顧問服務,這樣的跨領域融合大大提升了服務的附加價值。


從教師夢想到保險業:實習經歷帶來的職涯轉變

在正式實習前,我對保險這個工具的功能與價值有一定的認同,這點源自於家人的職業背景。雖然我們目前不在同一家公司,但我自小就對保險行業的運作有基本了解。然而,對保險業務員這個職位,我並不算嚮往。  

當時,我有其他的職涯目標。當時就讀於彰化師範大學,我的初衷是成為一名老師,這也是家人對我期望的方向。不過,進入實習階段後,我的視野發生了改變。在錠嵂的實習經歷,讓我看到了保險行業的更多可能性,特別是在專業技能培養和附加價值方面,對這份工作的認知進一步提升。  

舉例來說,我們單位除了專注保險本業,還注重勞基法等相關領域的專業知識。有了跨領域的加持,讓我更能成為提供綜合解決方案的角色。單位的指導方法與策略,是我家族中的超業未曾接觸的領域,讓我看見了保險工作的另一層價值。  

簡而言之,錠嵂的專業訓練和單位文化,為我揭開了保險行業的另一層天花板,讓我在短期職涯選擇和長期生涯規劃上,重新看待這份工作的吸引力與發展潛力。


跨領域融合:如何將勞基法與保險服務結合提升附加價值

在保險業中,我們單位的獨特之處在於將勞基法的專業知識與保險服務相結合,為企業與一般客戶提供更多的附加價值。這種跨領域的服務模式,使得保險不僅僅是一個商品的銷售工具,而是解決實際問題的有效手段。

對於企業客戶,尤其是中小企業主,保險業務員利用勞基法的專業來幫助他們處理薪資結構、請假規則等勞資問題,進而提供完善的顧問服務。這樣一來,不僅能夠解決企業日常經營中的各種問題,還能夠加強企業與員工之間的關係。例如,隨著新政策的實施,像是 2024 年 3 月 8日上線的性騷擾防治相關法規,我們能夠為企業提供必要的法規解釋和應對建議,同時將保險作為價值交換的工具來進行服務,這樣的策略有效地吸引了擁有消費能力的企業客戶。

對於一般客戶,我們提供的服務超越了傳統保險業務員的範疇。除了處理車險和新舊保單,我們還能夠將勞保納入考量,為客戶提供更全方位的保障。例如,如果客戶在上下班途中發生車禍,我們會深入了解事故細節,評估是否符合勞保的失能標準。像是女性臉部下巴的8公分疤痕,在商業保險中並不會賠償,但根據勞保的八級失能標準,客戶卻可以獲得50萬的補償金。

此外,即使業務員本身對勞基法的知識不夠深入,也能通過團隊內部的資源和支持,幫助客戶解決問題。團隊間的協作和跨領域的專業知識分享,不僅提升了業務員的服務質量,也讓客戶能夠獲得更符合需求的方案。

總結來說,這樣的保險服務突破了傳統的行銷模式,通過勞基法、職安法等專業知識的運用,為企業和個人提供更精細化的保險解決方案,讓保險不僅僅是保障,更成為幫助客戶解決問題的利器。


探索企業與個人客戶開發策略

企業客戶開發管道

在開發企業客戶的過程中,最常見的方式之一是舉辦講座。這種方式類似於我們在 Facebook 或 Instagram 上常見的顧問公司推廣活動,通過講座與潛在客戶建立聯繫。講座不僅是傳遞專業知識的途徑,也能有效吸引有需求的企業客戶。這些講座通常會涵蓋相關法規、勞基法以及企業經營所面臨的問題,這不僅能幫助企業主提升經營管理能力,還能自然地為保險服務打開了大門。

這種方式的一大優勢在於,企業客戶對專業的需求往往較高,並且在面臨勞基法或其他法規問題時,會尋求有經驗的顧問提供協助。因此,講座的形式能夠直接觸及到企業客戶的痛點,讓他們了解保險不僅是一種保障工具,更是一個企業經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個人客戶開發管道:網路

對於一般個人客戶而言,網路是其中一個開發管道。我會定期回應網路論壇中的提問,並且在回應中穿插一些勞基法相關的知識。這樣的互動方式有助於提升專業形象,也能吸引有興趣的潛在客戶。

然而,當客戶進入論壇提問,通常已經處於面對理賠問題的階段。這時,他們主要關注的問題是如何處理已經發生的事件,如車禍或其他理賠情況。因此,在這樣的情境下,保險的銷售並不是主要目標,更多的是提供免費的專業建議。這類互動可能無法立刻促成保單簽訂,但卻有助於在長期內建立信任與專業形象。

這樣的開發過程從零到一的難度較大,因為許多潛在客戶的需求並非立刻表現出來。儘管如此,這樣的努力在提升品牌形象和加強客戶關係方面會有顯著的加分效果。

個人客戶開發管道:緣故

除了網路開發,與新認識的朋友或過去的熟人交流也是開發個人客戶的有效方式。這樣的方式,稱為「緣故」,即依靠現有的人脈與關係來拓展業務。當你與朋友或認識的客戶聊天時,往往可以根據對方的需求和情況,適時介紹適合的保險產品,這樣既能提升服務質量,也有助於建立深厚的客戶關係。

這種方式的關鍵在於信任的建立,因為來自朋友或認識的人的推薦通常更能獲得客戶的認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樣的關係網絡將會成為一個強大的資源,幫助業務員開發更多的潛在客戶。


如何在保險推廣中融入勞基法的價值

我們有與一般客戶進行對話的方式,舉例來說,當我們談論車禍時,我會從一個很簡單的問題開始:「你上下班是騎機車嗎?」這樣的問題引導對話進入我們的專業領域。假如對方回答是,接下來我會介紹相關的保險資訊,包括如何處理舊保單與新保單,還有車險等一般業務能夠提供的服務。

然而,與其他業務員不同的是,我們在這個過程中還會提到勞基法等專業領域的知識。舉例來說,如果對方在車禍中受傷,可能會涉及到勞保的失能補助。這是許多業務員忽略的地方,卻能為客戶帶來額外的保障。

我會用具體的案例來解釋,像是「如果臉上有一個 8 公分的疤痕,根據勞基法,這可能會被認定為失能,並且你可以領到高達 50 萬的補助」。這樣的資訊往往讓客戶印象深刻。

在這樣的對話中,我們的目標並非強硬推銷,而是讓客戶了解他們應該知道的資訊,並確保他們獲得合適的保障。即便最終我們未必能簽下保單,但這樣的對話過程能顯著提升客戶對我們的認同感。這是因為,與大多數業務員不同,我們不會單純地談論如何增購保險,而是著眼於客戶實際的需求,提供具有價值的建議和資訊,這使得客戶感到我們對他們的真誠關懷,而非僅僅追求業務成交。

Loading

  • 東昇

    「我認為,金融服務業是為廣大民眾提供正確投資理財知識的教育事業,我們的使命是-讓每個台灣人都能達成自己的財務目標。」
    台灣人非常重視教育,然而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缺少了對財商的培養。

    開始工作之後,你是否因為不了解金融商品,而出現以下幾種情況:
    1️⃣不佳既定的印象,而不敢做規劃。
    2️⃣商品太多太複雜,無法做出選擇。
    3️⃣親友誤信高報酬,導致上當受騙。
    給我一個機會,我們一起改變!

    #公正客觀為客戶分析是經紀人的工作價值
    #永遠和保戶站在一起是錠嵂人的核心精神
    #守護勞資關係是我們錠嵂大里的獨門絕技

    個人連結
  • 從商品試算、保單規劃到客戶管理,Finfo 都能協助你完成。
    減少工時,提升業績,為你的成長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