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 FB 社團或新興平臺上,找到更多接觸潛在客戶的可能性?從回答問題到分享趣味內容,每個小細節都可能成為吸引目光的關鍵。無論是透過 FB 社團的互動、保險平臺的精準回覆,還是利用脆(Threads)的流量優勢,探索不同作法,也許能帶來意想不到的突破。
如何在 FB 社團回覆中找到保險業的行銷契機?
以前加入過各種的 FB 社團,例如:龍寶寶社團、兔寶寶社團、買保險 2.0、保險停看廳,還有許多其他的媽媽社團,透過回答問題與潛在客戶互動。
然而,FB 社團的行銷效果常因平臺性質而有所不同。大多數時候,回覆後的討論可能無疾而終,或只是幫助會員解惑,並沒有進一步帶來成交。但偶爾,也會有其他媽媽因為看到專業回覆而主動詢問,這樣的互動就有潛力轉化為業務機會。
不過,相比之下,像 Finfo 或 My83 這類專注於保險需求的平臺,潛在客戶的購買意圖通常更強,因此,並不會完全依賴 FB 社團作為主要的開發手段。
深耕網路保險平臺:從回覆技巧到行銷策略
客戶使用保險平臺如 Finfo 和 My83 時,通常已有明確需求,成交意圖比 FB 社團更高。然而,這並不代表每位詢問者都會走到購買的最後一步。對保險業務員來說,快速、精準地回覆,才能掌握機會。
在發現快速且精準的回覆正是關鍵後,我每天花上大量時間(平均 7-8 小時)投入在平臺上。開機後,我的工作流程就是不斷刷新頁面,查看討論區和新問題,把握與潛在客戶互動的機會。無論是在電腦還是手機,都隨時保持連線。
此外,我還針對常見問題設計了多版本的 Word 範本回覆,內容涵蓋潛在客戶可能會問的各種問題。根據客戶的問題,再透過微調幾個關鍵字,就能快速生成專屬回覆,讓對話更貼近客戶需求。這種方法,不僅節省時間,更有效加速了轉化率。
其他文章:不放棄的精神!這樣開始網路開發
利用 LINE@ 經營自媒體:挑戰與實踐心得
作為保險業務員,希望透過 LINE@ 打造更高效的客戶管理與行銷管道。目前,我每月固定發布一篇訊息,但內容的吸引力與效果仍在摸索中。
成功案例與挑戰
過去我嘗試了多種主題,包括財商類文章、汽機車保險調查及年節禮品推廣。其中,贈送 Hello Kitty 桌曆與掛曆的活動獲得了顯著的反響,證明有實質利益的內容能有效吸引目標受眾。而針對熱門議題,如「雙實支與第三間實支的限縮趨勢」,也曾成功引起部分客戶的詢問。
然而,不是所有嘗試都能帶來良好效果。例如地震或雨季相關的訊息,反應平平,說明需要更多具話題性或與受眾相關性更強的內容來吸引注意。
LINE@ 的功能與困難
LINE@ 的後臺數據顯示訊息的開啟率,這對我來說既是便利也是壓力。我希望每次發送的訊息都能觸及更多受眾,因此在內容策劃上花費了大量時間和心思。
透過 LINE@,我能集中管理客戶、親朋好友與潛在客戶,避免了逐一私聊帶來的混亂。但如何持續提供受眾感興趣的內容,依然是一項挑戰。
未來方向
目前,我的策略是每月固定發布一次訊息,並結合時事、熱門話題與實用資訊進行測試。例如,年節禮品活動的成功啟示了「利益驅動」的力量,而接下來的目標是尋找更多能與客戶需求直接對接的主題,提升開啟率與互動率。
在脆(Threads)探索新機會
最近發現脆的流量還不錯,也有試著在上面發文和留言。
脆的風向很有趣,當你固定看特定主題的內容,例如保險,脆就會一直推薦相關的內容給你。這樣的演算法讓留言成了一個增加曝光的好方式。比起發文,留言互動更能觸及潛在客戶,我發現發正經的內容往往沒人理,反而是一些迷因類型的東西效果更好。像是搞笑的小狗照片或日常的趣味話題,能吸引更多人注意。
我希望能把脆的流量引到 IG,在脆上讓更多人看到我後,能夠到 IG 向我詢問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