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主管值得選擇?從資源到支持全面分析

  • Post author:,
  • Reading time:2 mins read
  • Loading

選擇一位合適的主管,不僅影響你的職涯發展,也決定了你在工作中的成長空間與支持系統。無論是教育資源的投入、情緒價值的提供,還是能力的互補,一位優秀的主管能在你需要的關鍵時刻給予實質的幫助與信任。本文將從多個面向分析,什麼樣的主管最值得你選擇。


除了信任感,還有哪些選擇主管的標準?

我自己認為任何人找主管,可以看這些條件:

首先,當然是對對方有信任感:你是喜歡或是欣賞這個人,並且信任他的。信任感是長期合作的基石,也是你能心甘情願向他學習的重要前提。再來,在接下來提到的這幾個議題當中,只要他有任一個議題可以滿足你的需求,其實我認為就非常 OK

  1. 能夠提供大量的教育資源
  2. 能夠給予情緒支持
  3. 有多的名單可以給下面的人跑

教育資源的靈活支持

以我的大主管來說,他在教育資源上進行大量投入。例如,我們參加的外部課程,無論是單日 8,000 元的專業培訓,還是數萬元的長期課程,費用全由他負擔,不會要求員工自掏腰包。他甚至每月都安排單位一位成員參加卡內基課程,並由他全額支付,讓我們有機會接受到高品質的教育資源。

他的支持是有範圍的:若我們提出的課程主題剛好是他曾經接觸過的領域,他通常會更有信心支持。因為他本身上過非常多課程,能判斷許多市面上課程的品質,希望幫忙把關課程,確保我們不會浪費時間或資金。若是他不熟悉的領域,他則會建議可以與單位內多人團購線上課程來分攤費用,個人可以更有餘裕負擔課程,也能讓單位內更多人參與。


信任與能力互補形成的支持網

我的主管和我是能力互補的搭檔,更偏向於合作關係。比如,最近我被邀請籌組一個專攻投資型保單的小組,主管分析後建議我們可以聚焦不同商品,進一步優化開發策略。此外,我們在專業分工上也有清楚的分界:

  • 基礎與進階的合作:我專注於基礎內容,主管則深入進階領域。例如,當我遇到需要更進一步的專案時,我會將案子交給他處理。
  • 相互支持與信任:我們的關係建立在高度信任上。他增員我時就直言:「你比我厲害,能走得更遠。」雖然當時我對此抱持保留態度,但共事後發現他的真誠,讓我感受到他對我的信賴和支持。

我和主管的關係更多建立在信任感之上。他給我的感覺就是「需要幫助時,他一定會在」

無論是我遇到困難時開口尋求協助,還是他對商品搭配有疑問時,雙方總能快速回應彼此的需求。我需要幫助時,他總能適時提供建議;如果他忘記了某些細節,會馬上聯繫我確認該如何處理。我們能力互補,不會苛求對方什麼都懂、什麼都會。

對我來說,主管不需要是萬事通,但必須是值得信賴的夥伴。我認為信任感對於團隊合作和客戶服務都至關重要,這也是我選擇合作夥伴、甚至對待客戶的核心理念:無論遇到什麼問題,雙方都能共同找到解決方案,並在互相支持中成長。


結論

我的大主管本身身為企業顧問,他習慣直言不諱。畢竟,他的服務對象多是企業老闆,而老闆們往往不需要聽場面話,而是要迅速得到可執行的解決方案。大主管在這方面做得很好:問題出現,他能清晰說明下一步該怎麼做,甚至是一步步指導完成。但他的直白,在一般的人際關係中,有時可能會顯得過於尖銳。

如果說我的大主管在給予教育資源與犀利點評上讓人印象深刻,那我的主管則是透過信任與支持提供情緒價值。無論是解答商品相關問題還是共同討論策略,主管總能即時出現,展現了互補合作的關係。主管以包容的態度面對業績起伏,讓我在遇到工作的挫折時仍感受到支持與安心。

如開頭所述,我認為,無論是情緒價值、教育資源,還是擁有其他能夠提供的專業資源,只要主管能在其中一項滿足你的需求,那他就值得選擇

Loading

  • 東昇

    「我認為,金融服務業是為廣大民眾提供正確投資理財知識的教育事業,我們的使命是-讓每個台灣人都能達成自己的財務目標。」
    台灣人非常重視教育,然而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缺少了對財商的培養。

    開始工作之後,你是否因為不了解金融商品,而出現以下幾種情況:
    1️⃣不佳既定的印象,而不敢做規劃。
    2️⃣商品太多太複雜,無法做出選擇。
    3️⃣親友誤信高報酬,導致上當受騙。
    給我一個機會,我們一起改變!

    #公正客觀為客戶分析是經紀人的工作價值
    #永遠和保戶站在一起是錠嵂人的核心精神
    #守護勞資關係是我們錠嵂大里的獨門絕技

    個人連結
  • 從商品試算、保單規劃到客戶管理,Finfo 都能協助你完成。
    減少工時,提升業績,為你的成長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