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少子化問題加劇,傳統教職的未來充滿不確定性。為了尋找更有生存空間的職涯發展,我轉向保險業務,並將提早退休作為長期目標。本文將分享從教職轉行到保險業的心路歷程與實際考量。
少子化衝擊教職環境
隨著少子化問題日益嚴重,教師的正式錄取率不斷降低,尤其在美術科目中,錄取率甚至低於 1%,比考公務員還困難。學生與教師的比例過低,使得競爭更加激烈。
代理教師的現實:工作繁重且未來不明
許多人選擇擔任代理教師以等待正式機會,但這條路並不輕鬆。
- 工作壓力大:代理教師需兼顧教學與行政工作,甚至需要利用晚上與週末備考。
- 長期無法上岸:不少代理教師努力多年卻仍未成功,有些甚至代理超過 5 年以上。
- 未來的不確定性:隨著少子化加劇,代理教師的需求量可能進一步下降,讓中年失業風險升高。
跳脫傳統路線,尋找新方向
考慮到上述挑戰,我不願冒險花數年時間蹲在家裡或一再擔任代理教師。更擔心的是,中年失業的風險與職場未來的不可控性。因此,我選擇跳脫傳統教育體系,為自己尋找其他更具發展潛力的出路。
少子化不僅影響教育市場,也給職涯規劃帶來更多挑戰。與其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等待機會,不如主動規劃新方向,探索更多可能性。
為何選擇保險而非房地產?
對於職涯的第二個想法,既然要去做別的工作,我自己又希望可以早一點退休,那麼,比起領固定的薪水,應該要爭取能夠在相同時間內累積較多資產的機會,這讓我萌生了進入業務行業的想法。起初,房地產的買賣是我的首選。然而,因緣際會下,我接到了一通電話,這改變了我的職涯方向。
當時我的前主管透過 104 與我聯繫,邀請我參加一套他們公司與麥肯錫顧問公司合作的課程。他甚至表示,這場說明會的內容或許對我未來從事其他業務類型的工作也有幫助。於是,我抱著學習的心態去參加了這場會議,結果意外地開始了我的保險之路。
在房地產與保險之間,我深思了未來發展的可能性,最終選擇了可以累積的事業模式:
- 持續累積收入:
- 房地產與車輛銷售屬於一次性交易,每完成一筆交易後需重新尋找客戶,收入不穩定。
- 保險則能透過續繳與服務逐步累積收入,形成穩定的被動收入。
- 更輕鬆的中年生活:
- 房地產業務隨著年齡增長,可能面臨市場競爭與體力挑戰。
- 保險行業穩定累積的特性,更能實現早退休、晚年無憂的生活目標。
高品質退休生活:財務自由與夢想兼得的可能性
提早退休的想法,對我來說並不是單純追求離開工作,而是希望有更多的時間實現另一個心願——成為攝影師。我夢想著能帶著一台攝影機,走遍世界的每個角落。然而,我只將攝影當成一種純粹的興趣,我並不打算把攝影當成一份謀生的職業。
至於提早退休,我並不奢望在 40 歲就完全停下工作,而是希望如果比大多數人早個 5 到 10 年結束職場生活,我就已經相當滿意。當然,提早退休的前提是累積足夠的資金,確保自己能擁有高品質的退休生活,無需為經濟壓力擔憂,才能全心全意地去享受拍攝和探索世界的樂趣。
選擇工作的關鍵:興趣、薪水,還是未來的生活狀態?
回想起求職的初期,我並沒有太多考慮自己的興趣。就如上述所言,儘管我對攝影有興趣,但我並不考慮攝影師這個職業。對於剛開始工作的我來說,興趣似乎並不是決定工作的主要因素。
或許興趣確實能讓熱情持續得更久,並在面對挑戰時成為堅持的動力。即便如此,我仍然會考慮那些與興趣無關的工作,尤其是薪水更有機會快速增長的職業。畢竟,選擇工作的核心還是在於未來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
對我來說,提早退休並不是單純為了追求輕鬆,而是希望在兼顧生活品質的同時,能夠實現財務自由,從而擁有更多選擇的權利。如果想達到這個目標,我認為業務性質的工作可能是更好的選擇。
一般的工作,即便月薪五六萬,看似穩定,但在現今通膨壓力下,這樣的收入恐怕難以支撐提早退休的計劃,更別提建立高品質的退休生活了。業務工作雖然挑戰多,但只要努力,收入與成果的正相關性,的確能幫助我實現提早退休的夢想。